臀上皮神经干痛
概述:临床上十分多见,多发于寒冷地区及体力劳动者,坑道作业者发病率尤高。
臀上皮神经干系由腰1、2、3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所组成的皮肤分支群。当其穿过腰背筋膜后即达皮下,并于皮下跨过髂嵴中部达臀部,分布于臀部外侧及大粗隆部皮肤,司该区的皮肤感觉功能(图1)。
流行病学
流行病学:无相关资料。
病因
病因:多见于外伤,寒冷地区及体力劳动者。
发病机制
发病机制:
1.臀部纤维织炎 当臀上皮神经干穿过韧厚的腰背筋膜时,如该处患有纤维织炎,致使局部纤维增生,则易受卡压而引起症状。
2.外伤 腰骶部急性或慢性外伤易引起臀上皮神经干水肿、充血、淤血或出血,从而导致其失去功能,或是由于后期的纤维增生而受到卡压(包括周围软组织受累)。
临床表现
临床表现:
1.疼痛 表现为腰臀部广泛性疼痛,一般多起自髂嵴中部,并向下放射,可达大腿后外侧。
2.封闭试验 在髂嵴中部上后方推注1%普鲁卡因5~10ml,症状缓解者为阳性。
并发症
实验室检查
其他辅助检查
诊断
诊断:依病史,临床表现为腰臀部广泛性疼痛,并向下放射,封闭试验阳性,可成立诊断。
鉴别诊断
鉴别诊断:臀下神经与坐骨神经伴行出盆腔坐骨大孔,其所引起的症状易与本病混淆,临床上难以鉴别。实际上两者多同时受累,因此本文不再列出臀下神经干一节。
治疗
治疗:
1.非手术疗法 包括理疗及封闭疗法。
2.手术疗法 酌情行神经干松解术或切断术。其部位一般选择髂嵴上方。操作时应注意避免误伤坐骨神经及伴行血管。
预后
预后:预后尚好。
预防
预防:无相关资料。